《考古綜合》是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的入學考試科目,《考古綜合》考試大綱根據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的培養(yǎng)目標和了解考生對于考古學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制定。本考試科目由考古學理論方法、史前考古、夏商周考古和漢唐考古四部分內容組成,各部分分值約占25%,滿分為300分。
一、考古學理論方法
1.考古學史
1)中外考古學史上的名家及其主要貢獻(蒙特柳斯、柴爾德、梁思永、李濟、吳金鼎、夏鼐、蘇秉琦、安特生等);
2)金石學及新考古學的內容與特點;
3)考古學分支學科的內容(史前考古、歷史考古、社會考古、聚落考古、環(huán)境考古、動物考古,植物考古,田野考古、公眾考古等)
2.考古學理論
1)考古學文化及區(qū)系類型學說的內容及意義;
2)考古地層學及類型學的內容及作用;
3)相對年代和絕對年代的概念。
4)酋邦理論、社會考古學及其他各考古學理論內容、實踐及評價;
3.考古學方法
1)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內容及意義;
2)區(qū)域系統(tǒng)調查方法的內容及意義;
3)碳十四測年法及樹木年輪法的內容及意義。
二、史前考古考試
1.中國舊石器時代遺存的重要發(fā)現(元謀人、北京人、金牛山人、丁村人、下川文化、許家窯人、山頂洞人等)
2.舊石器的制作方法(砸擊法、碰砧法、壓剝法、細石器等)
3.中國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存的主要發(fā)現(仙人洞、玉蟾巖、小黃山、上山、南莊頭、于家溝、東胡林、泥河灣等)
4.黃河中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主要發(fā)現及重要遺址(大地灣文化、裴李崗文化、仰韶文化、廟底溝二期文化、中原龍山文化、陶寺文化、客省莊文化、馬家窯文化、齊家文化等)
由于篇幅有限,無法為同學全面展示,想要了解更多,請點擊下面附件進行下載。
您填的信息已提交,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(lián)系
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