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,其主體肇始于1901年創(chuàng)辦的山東大學堂,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后近代中國的第二所國立大學,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,被譽為“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”。
在百年山大的歷史上,法科是一門顯要的學科。上世紀20年代,山東高等法律專科學校就是山東大學的六所學校之一。上世紀80年代,正式開啟現代意義上的法科教育。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,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(yè)。1983年,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,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任系主任。1994年轉制為法學院,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任首任院長。
厚植齊魯,服務國家,面向世界,建設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學院,始終是法學院師生的精神、理念與情懷。在喬偉、徐顯明等先生的帶領下,一批批山大法學人篳路藍縷,嘔心瀝血,潛心學術,追求真理,塑造了法學院的文化品格,鑄就了法學院的時代輝煌。
學院目前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、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法律碩士專業(yè)學位點,設有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建有山東大學人權研究中心/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、最高人民檢察院山東大學檢察理論研究中心、中國法學會中日韓法律研究中心/中日韓高端法律人才培養(yǎng)基地、山東省法學研究基地、山東大學政治文明與憲治研究基地、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研究服務基地、山東省版權教學科研基地等國家級和省部級平臺,是全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(yǎng)雙基地(應用型、復合型法律人才教育培養(yǎng)基地和涉外型法律人才教育培養(yǎng)基地)。2017年,法學學科入選山東大學“學科高峰計劃”。2019年,法學專業(yè)首批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。學院主編的CSSCI來源集刊《人權研究》和“法理文庫”、“公法研究”叢書,贏得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。
學院現有專業(yè)教師70余人,教授30余人。其中,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1人,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3人,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,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,山東大學杰出中青年學者3人、齊魯學者2人、未來學者5人,專任外籍教師4人。此外,還有一大批海內外知名學者和實務界人士兼任教席。
學院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、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2000余人,還有部分來自世界各國及港澳臺地區(qū)的留學生。學院致力于培養(yǎng)胸懷天下、志存高遠、知識結構合理、專業(yè)基礎扎實、實踐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法治人才,有相當數量的畢業(yè)生活躍在海內外的學術界、教育界、政界特別是司法實務界,取得了驕人成績。
法學院強調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的國際視野。除了與國內一流法學院校和科研機構保持密切的學術交流合作外,還與美國、歐盟各國、日本、韓國以及香港、臺灣、澳門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數十所大學或研究機構保持著經常性的學術交流,絕大部分教師具備海外學習和研究的經歷。通過設立海外留學獎學金等多種形式,積極推動學生赴海外留學,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。
2016年,山東大學青島校區(qū)正式啟用。法學院作為山東大學從濟南搬遷到青島校區(qū)的6個學院之一,于2017年遷入青島校區(qū),并在濟南保留了部分辦學空間,由此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(fā)展機遇。2019年6月,徐顯明先生受聘擔任山東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,全院師生正以時不我待、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(tài),精誠團結,追求卓越,為山東大學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!